第285章 重整权柄(2 / 2)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1112 字 2个月前

一百多个小女孩其实是分成两组分管各个连排的奏报文件资料,每一个人并不了解队伍的全部,但是提出自己所负责的部分上的情报却是都比较熟悉的。

就这样,通过甲乙两组的分别对比讨论从四个旅及其负数部队的主力各连排中选出了四百名虽然不是训练和作战的成绩最突出,但表现与出身最为可靠的少年战士。

关于情报机构,张海忽然想起了冷战时期的东德情报机构斯塔西机关的框架与业务。现代行政与情报同旧时代的行政与情报一个最重要的区别:除了专业的培训机构,就是完善的个人与单位的专属档案管理。做为整个冷战的最前沿,为了防谍需求,东德建立了包括六百万成年公民的档案资料库。以及由数万名情报人员负责的一百五十到二百万左右的“临时线人”。据说两蒋时期的台湾也大致是这个比例。

不过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台湾的是:东德情报机关拥有二十一亿页大概六千五百吨重的各种档案资料,东德瓦解后没有来的及被烧毁的碎纸片也只有百余吨。这些档案资料看起来很多并且浩如烟海,但是大致算起来在三十年间不过是每个临时线人大概十天左右提供一页资料所需的内容。平均每个工作人员完成一便复习不过是平均每天几页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善的档案可以在工作所需要的时候随时调查翻阅所需要的个人及单位档案用于对比。

在思考和分析了很长时间后,张海忽然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建立一个诸如明初厂卫或者东德苏联美国级别那种十万人上下规模的情报机关。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体系如果扩张到十万人上下的规模,那就不可能避免有组织臃肿和官僚兵之忧患。

如今一百多个小女孩只能依靠两三千名“临时线人”负责一万几千人范围内的情报处理。如今的重中之重当然是尽快完善从步兵部队到技术兵种军官层大约七千名战士左右的档案资料,并趁现在各种资料文件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建立方便的“档案柜”

随后,在队伍扩军的大背景下应该重新调整从军队内部到军队外的情报体系和组织构架。情报体系应该大概分为三个部分:外情、内防、军政管理。在人才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内防和军政管理暂时可以合二为一并成为工作的重点。

专有情报机构的规模按照监视范围和需要建立档案的人员比例,按照东德情报机构六十分之一左右的规模为易:大概一千名左右能够负责对外出勤的人,这些人当然不能全是孩子了。以三万左右的临时线人来负责十万人左右的档案管理,并达成至少以月为单位的更新。这十万人大概就是一个古代水平政权体系所依赖的基础:包括四万左右的军队主力,三万左右的官员,以及几万人规模的官营经济单位核心人员。在巩固住全国政权建立这个规模的框架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数百级别的内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