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天下太平(1 / 2)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1126 字 1个月前

新朝十一年二月初二的日子一到,不仅仅是陕南冒险伏击的事情发动了。

几乎同一时间从辽东到两广又有十多支早已准备好的“百人队”因为遭遇到了提前的进剿不得不提前展开了行动。大多数残敌的据点因为已经事先被了解到一些情况,在各府城能够集结起来的少年义勇军的围困之下陷于彻底被动的境地。

也有一些内情部还有地方并不掌握的几处起事点避免了这种厄运,不得不提前展开了流动作战。

在这没有有线电报也没有无线电的年代,又是在“全球百分之三的陆地上集中了三成人口”的中原汉地,流动作战具有世界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便利性,特别是在少有河流与山川险阻挡道的北方地区。

而远非一般农民军可比的一二百人左右的精干队伍,在行军的便利性和隐蔽性上又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就算这些人谈不上什么群众基础,往往经过一个地方只要被民众发现,就有新朝行政与情报部门安排的人手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传信。各地以府为单位的大军还是花费了十多天的时间才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将这些残敌团团围困起来。

在围剿战斗中,并非毕业年纪的“少年义勇”们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体现出了远比旧公安军更强的作战觉悟和战斗意志。

往往这些强悍的残敌杀伤几十人左右就能迫使一个营的公安军队伍不敢再追,可是经过数年自幼培训的少年义勇们往往就有以一个营四五百人的兵力同这一二百规模残敌进行决战的勇气。即便承受两成以上的损失在严厉奖惩管理之下也有服从命令的决心。

当然,新朝少年义勇们没有之前的那种选拔优势。六七年左右的校园生涯中时间主要分配在军武体育,劳动课程,文化课程三个方面;在装备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整体战斗力明显不能和这些精悍的残敌相提并论。

当那些残敌逃亡到事先准备好囤积有粮水的山岭高地上的时候,往往一个府所能调动起来的几千少年义勇与几千公安军加上一定民众辅助人员万把人左右的力量在攻山的进程中也往往受阻。

在一方拥有火器的时候,弓箭战在山地的优势已经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大了。可是往往这些动员起来的力量多半并没有与残敌死战的决心。

不过:让这些残敌想不到的是恰恰也就在二月二起事之后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刚刚从西北回事的近卫部队就以最快的首都抵达到了战区,这却是这些强悍的残敌们始料未及的。

精良的钢盾掩护下的线膛枪械战斗兵即便在白天的正面攻击中也能防御住山上射来的大部分箭雨,而擂石等防守弹药则需要不少人手与时间的准备,这些临时顽抗的据点虽然储备有一些类似的准备,但也在之前的战斗中消耗了大半。远征而来的近卫部队展开光明正大的最后一击的时候,唯一有点儿威胁的大型擂石还有“万人敌”一类的爆炸装置也因为守敌规模不大兵力不足的问题没有造成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