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集约农业(2 / 2)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1101 字 1个月前

“这种话少说了。我来这里的目的你也应该知道。关于新朝的事情,我虽然不像过去那样忙碌了但是也了解很多。不过区域外这广阔的地方,我思来想去还是从你这里了解信息要更全面一些。这一路以来我去看了不少地方,真不敢想象域外的农业与经济竟然如此强盛了。不要跟我说这是域外的人均耕地乃至农业资源强于内地的缘故,就我的了解,恐怕不那样简单。”张海最终询问道。

刘洪涛整理了片刻思绪后忽然问道:“我听说不仅仅是曾经的英格兰,就是另一位面上的中华在后世也放效过类似英格兰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张海有些无奈的笑道:“何须说那么远?近几年在中原也有人效仿英国在乡一级的单位搞农业集体化,但是成效并不理想。”

让张海没有想到的是刘洪涛对于国内的农业集体化实验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听到张海提及如此,刘洪涛也就直言不讳的说道:“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国内的公社、生产队等单位只不过是原来的乡、村换一块招牌而已。宗族本位和自然经济的一些传统观念根本没有被彻底粉碎。而英格兰经历了农业集约化也就是所谓的”羊吃人“以来,他们的集体农业是真正的集体农业,农民不再是农业,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雇佣工人。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公社头目虽然可以让一些人很不痛快,如同过去大地主一般的权威般处死个把人也没有问题,但却很少有公社真正的把大量的农民炒鱿鱼轻出去。在产权上,所谓的集体产权实际上就是‘无人所有制’。这种不真正建立‘陌生人社会’和让农民彻底的拜托对土地依赖的所谓集体化改革当然无法调动足够的农业积极性。如果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社会,那么这种伪农业集体化或许还不会暴露过多的缺点,可是在人均耕地实际上并不算太过缺乏的地方,它的弊病就会充分的暴露出来。“当说道这里的时候,张海也开始明白后世中国和苏联农业集体化实践的根本问题在哪儿了,那就是并没有真正打破农民对当地和集体的依仗,没有把农民变成真正的”无产阶级“,劳动生产效率当然不如英国的那些真集体农庄。这些话说起来似乎不够政治正确,天然有左翼传统的中国社会下的人们理解起来很困难,但事实就是如此的残酷: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和种田为荣,可实际上只是开化更早发展更成熟罢了。当西方在农业相关的一些技术真正赶上了,”小农经济“终将被”无产阶级农业“替代。为了确保所谓的”农民利益“,就是一些亚洲新型经济国家付出的代价的也是高昂的农产品价格和严重不足的农业自给率。

如果在以前的时代,贸然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搞英国那种”羊吃人“是任何统治阶级都无法承担的风险。可是在此时,张海在权衡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扩大真正意义上的”农场化农业“而不仅仅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向域外地区转移人口压力来缓解问题。

”如今的域外经济规模,也应该有个大致的概貌吧?“在了解了一些基本问题后张海又询问道。

对此,刘洪涛也直言不讳的予以了回答:”域外不必新朝,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抽查来进行经济统计,而各地的上报通常是不可靠而有所隐瞒的。如今整个域外包括新大陆内在人口实际上已经逼近三亿,农业产量至少超过三十亿石,从六七千万规模的城镇规模和调查来判断,经济规模相比已经开始工业化的新朝或许仍有差距,但相去应该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