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个不一样的未来(2 / 2)

民国大文豪 薪越 1372 字 2个月前

第二日,林子轩应张康任的请求把《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词曲写出来,并表示这首歌可以免费用,不收取任何费用。

他的演讲也被刊登在华人创办的中文报纸上。

这种中文报纸是纽约中国城内华人自己发行的小报,只在华人社区传播,影响并不大。

在美国的中国记者注意到这个情况,虽然林子轩的这次演讲在美国不会引起轰动,但林子轩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而且,这种“中国梦”的提法较为新鲜,具有话题性。

《新闻报》的记者特意采访了林子轩,让他详细讲一讲“中国梦”的内涵。

在林子轩看来,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这种复兴不仅是文化上的复兴,还有强大的军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政治体制。

国内要停止内战,统一国家,发展经济,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富国强兵,废除不平等条约,使国家主权完整。

它是民众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众幸福,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梦。

林子轩明白就算是讲的再好,也很难影响国内的军阀混战,不可能你说一通大道理,军阀们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那不现实,他又不是扫地僧。

但这是一个希望,一个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

记者把这篇新闻稿发回了国内,在国内倒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很多学者和文人都支持这个“中国梦”,并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阐述和补充。

认为这是时代的呼声,呼吁国内的军阀们联合起来,放弃内战,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军阀们绝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利,想要统一国家,还需要一场惨烈的战争。

林子轩虽然身在美国,却在国内刷了一回存在感。

在美国,《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流行开来,意外的受到留学生们的欢迎,他们有些多年没有回国,听到这首歌感慨不已。

有些留学生知道林子轩来了美国,纷纷慕名前来拜会。

林子轩没想到自己正事还没干,倒是忙碌了起来。

他还要出版新小说,放映他带来的电影,最关键的是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高堡奇人》邮寄出去,这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天,一位华人女孩前来拜访。

这个女孩叫做黄榴霜,正是曾经给林子轩写信的那位在好莱坞打拼的女孩。

黄榴霜十四岁进入电影圈,刚开始在好莱坞扮演一些小角色。

1921年,她争取到在电影《人生》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随后,她出演了好莱坞首部彩色电影《海逝》,获得好评。

1924年,她在神话片《巴格达窃贼》中扮演蒙古女奴,这个角色让她在好莱坞名声大噪,并成了电影杂志的封面女郎。

黄榴霜一直在好莱坞寻找机会,偶然听到林子轩来了美国,便匆匆赶了过来。

其实,她和林子轩只是通过几封信,不算深交。

她看过明星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觉得不比美国的电影差,她羡慕在中国电影中女演员可以做主角,可以展现演技,而不是只是作为摆设的花瓶。

黄榴霜期望林子轩能为她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