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节(1 / 2)

儒道至圣 永恒之火 2310 字 1个月前

在方运走神思考的过程中,主战派与退位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一开始还只是双方各出一人轮流说,接着就是两人一起说,相互都用本句答对方的上句,同时在听对方的本句。

朝堂众臣见怪不怪,但说着说着,便有多人加入,同时争论。

一对、两对、三对、四对、五对……

当有第五对官员加入争论之时,新晋进士们终于无法全部听尽,只能选四对仔细听。

第七对官员加入争论之时,老进士们选六对聆听。

当第十对官员开始争论后,便没有更多的官员加入,因为这是翰林的极限。

方运与敖煌自始至终都平静如常,对这一人一龙来说,同时听二十人争论根本不算什么。

方运甚至听到纱帘内部的太后轻声一叹。

这就是读书人的世界,不是读书人或文位不够高,连别人争论什么都听不懂。

这也是进士之下极少有人能参与朝会的原因。

文位就是能力。

方运很想发言,但想起文相姜河川的叮嘱,便闭上嘴,自己经过华夏古国的历史洗礼,每日又疯狂读书,一人读的书比得上别人百年,但终究在朝堂之争没有经验,现在理应安心学习,而不是刚有了一些成就便自以为是。

方运心中一动,奇书天地中出现一本空白的书,随后书上多了四个字。

朝议大典。

接着,朝议大典独立出第一卷,从本次朝议童峦说第一话开始迅速记录,眨眼间就录入之前所有人说过的话,并以极快的速度继续录入现在的朝议内容。

第640章 宁安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方运准备以后空闲便重新速读一遍,必然会有新的发现,学到新的东西。

此刻太后与国君根本难以参与朝政,颇有杂家解读的“垂拱而治”的理念,架空皇权,百官治之。不过却与真正儒家解读的垂拱而治有区别。

儒家理解的垂拱而治,是国君不去加重赋税徭役,国家自然昌盛,国君自然闲适。

方运在听朝议的时候看了看纱帘,里面的太后与国君端坐,犹如泥塑木雕。

方运终于明白左相为何能与太后对抗,单单朝议就不是非读书人所能理解的。

“怪不得礼法会变……”

孔圣之时,各国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随着科举的完善,读书人的力量越来越强,朝堂之上的改变愈发明显。

直到此刻,方运才明白自己那篇策论《非礼之礼》为何会被众圣看重,并让大儒学习,因为众圣就是用这种考题与经义来潜移默化,让人族读书人慢慢接受“礼”的变革,避免有的读书人因为无法接受圣道变化而文胆文宫受损。

方运突然意识道,自己最强大的力量,根本不是奇书天地中的书籍,而是看透未来的目光。

“或许,我的圣道就在圣道变迁之上!”

众官根本不停嘴,一直吵到中午也没有任何要休息的迹象。

“母后,我饿了……”

小国君轻声道,太后立刻向宫女招手,让宫女端来早就准备好的糕点,然后低声嘱咐让御膳房开始备午膳。

“又是冷食……”小国君低声抱怨,但仍旧慢慢吃起来。

在场的所有读书人耳听八方,在小国君开口后,一些官员停嘴,说话的官员陆续减少。

“臣以为,国未灭,君不可轻易退位!”

“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民生,社稷可舍,君亦可舍!”

“午时将过,众卿用膳吧。”太后的声音响起。

众人也争累了,一起谢恩。

那些官员习以为常,但新晋进士却非常兴奋,因为只有在殿试之后国君才会赐宴庆贺,现在就可在皇宫用膳实乃喜事。

众人离开奉天殿,前去侧殿。

数百人的午饭对皇宫御膳房来说并不是难事,用了半个时辰,众人便吃完午饭,返回奉天殿。

这一次没有早朝时那般正式,只是等太后与国君落座后,群臣才坐在软席之上。

一路上敖煌都老老实实,就是眼珠子不停地转,不时瞄向奉天殿中一颗看似很普通的夜明珠。

众人刚落座,提出景国国君退位的庄泸突然起身,向方运一拱手,道:“下官先祝贺方大人成会元,并预祝大人高中状元。只是……大人即将成为人族虚圣,地位远在在场诸公之上,为何不发表见解?”

“今日之方运是进士方运。”方运道。

一些老臣轻轻点头,方运的回答非常得体,若是说得太谦虚则有些虚伪,若是太软弱则会显得怯场,辱没虚圣之名,说自己现在身份只是进士,不亢不卑,恰到好处。

“原来如此。那我想问方会元,您是支持战不利则国君退位,还是支持坚决以景国之身抗蛮?”

方运隐约意识到左相党要冲着自己来,但却不知道他们所为何事,脑中急转。

“此事断然不可能含糊,若是和稀泥或玩外交辞令,退位派倒是无所谓,但主战派必然反感。这时候,必须要直截了当,至于之后发生何事,我承担便是!我方运的肩膀,扛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