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节(2 / 2)

儒道至圣 永恒之火 2100 字 1个月前

清晨的阳光洒落,仿佛为宽阔的大校场镀了一层金,士兵的武器与兵甲熠熠生辉,晃得人眼疼。

军威冲霄,覆压八方。

柳山徐徐登上观礼台,文相居高临下,怒目而视。

“柳相,景国危急,生死存亡,为何裂我国运!”

柳山神色淡然,拾级而上,边走边道:“景国昌盛,本来无事,偶有小恙,老夫亦能妙手回春。方运小儿,鼠目寸光,激怒半圣狼戮,引亿万蛮族南下,生灵涂炭,一国悲号。自今日起,凡方运所行之事,老夫必一力阻之。吾与方运,势不两立!”

姜河川平静地看着柳山,晨光洒落,白须飘荡。

“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不足为奇。”姜河川变得格外平静。

陈知虚立于对面阅兵台,双目更冷。

观礼台上空,元气涌动,大将军周君虎右手紧握佩剑,数息后,缓缓松开。

剑柄碎裂,落地成灰。

景君双目怒瞪,牙齿紧咬。

太后以帘遮面,右指轻颤。

景国未崩,却已天裂,血影漫天。

不多时,身穿青衣骑乘白马的方运带领上千蛮族私兵从大校场的门外进入。

陈知虚手持鼓槌,敲响秋日第一声。

咚!

咚!咚!咚!

号角长鸣,钟鼓齐动,大校场上空回荡着昂扬的军乐。

方运登上阅兵台,先朗声誓师,然后各军出动,正式阅兵。

妖铁骑兵、重骑兵、机关军、长枪阵、朴刀营、弓弩手等等代表京营最强力量的各军陆续出动,最后则是一支最低由秀才组成的文韬营,整整三千人,皆骑乘蛟马,有少许举人进士,由一位翰林统军。

文韬营一出场,全军欢腾。

在文曲星降前,只有少数几个强国有这种完全由读书人组成大军,而现在,景国也终于组建这样的强军。

之后,国君赐甲胄和虎符,大元帅陈知虚亲自将一套工家打造的金色甲胄帮方运穿戴好,随后再给方运穿上能在北方御寒的貂皮大衣与厚实的帽子。

最后,陈知虚交给方运虎符,有了这虎符,方运便可统帅除京军和玉阳关以外的北方所有大军。

大阅完毕,所有人起身,准备为方运送行。

方运身前浮现笔墨纸砚,执大儒文宝笔,蘸饱龙血墨,提笔看向对面的观礼台。

“今日本王北上,壮志与悲愤共存,浩气与战意同在,特书一首出征词,为我军壮行!”

大多数人没有特别在意,但读书人们却翘首以盼,屏息敛声,因为昨日就听说过,今天方运要作一首新诗词。

第1971章 《满江红》

方运提笔,滴圣血入圣页,一字一字缓缓书写。

词牌先书“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景国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妖蛮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书法三境,字墨成骨。

从四面八方任何角度看去,每一个字都仿佛有骨骼支撑,立于纸上。

挥毫如刀,笔划如刃。

观礼台上,众人满目悲色,仿佛见到,秋雨停后,一个伟岸的身影凭栏而立,怒发冲冠。那人遥望天际,无处宣泄国运撕裂的悲愤,只得仰天长啸,一舒壮志爱国情怀。为张龙象,所有功名如粪土,成方虚圣,披星戴月,转战各界,见惯风云。景国危急,不能再虚度年华,不要等到发白人已老,才悔不当初,徒留悲伤。

景国被蛮族侵略的耻辱,至今没有洗刷!臣民的恨意,何时才能消除?既已如此,那应当如大将军卫青,乘坐战车,踏破贺兰山的山口,驱逐妖蛮。战场之上,吃妖蛮之肉,喝妖蛮之血,壮志凌云,谈笑杀敌,无惧无畏。

从现在起,挥师北上,定要夺回失去的大好河山,最终携胜利之师凯旋,回京朝见!

轰!

一道赤光直冲云霄。

轰!轰!轰!

景国各地,一道又一道赤光直冲云霄。

有玉阳关的大军,有宁安城的戍军,有三连战堡的守军,有各地的州军,有长江沿海的水军……

所有赤光柱冲天而起,抵达天幕尽头,便徐徐弯曲,如虹桥转向,直奔京城之北大校场。

天地间所有的目光,再一次落在景国。

万民心潮涌动,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力量,让他们不由自主望向方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