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影视文化和民俗节庆(2 / 2)

仙都传说 仙都黄龙 2585 字 17天前

(24)一九九九年四月一至十日,99年中国仙都国际青年志愿服务环保文化活动营,于鼎湖峰景点举行。

(25)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四日,原省委书记铁英来我县仙都视察。

(26)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八日,参加第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的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云集仙都,前来拍摄秀丽的仙都美景和隆重的公祭黄帝盛典。邵华少将(媳妇)、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董良辉(董必武女儿)随团前来打摄影创作。(27)二○○○年一月六日,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到仙都景区考察。(28)二○○一年四月十四日,中国记协名誉主席、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专程来仙都考察采风。

仙都-民俗节庆

祭祀黄帝典礼仙都鼎湖峰是黄帝炼丹觞百神飞升之地,黄帝祠宇是我国南方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缅怀先祖的格局。每年在清明节和重阳节分别举行民祭和公祭黄帝典礼。祭祀活动采用“禘礼”(古代最高的礼祭)的规格,以传统与现代、礼与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间将开展各种竞技活动、民间文艺表演和仙都文化交流等活动。

正月十五闹元宵缙云人把正月十五称作正月半,且在上古以来就形成闹月半或闹元宵的传统。初一刚过,大家就兴高采烈,忙着*办元宵节闹花灯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板龙,以1丈2尺长、18公分宽、8公分厚的龙板为一节,而且要上等的松木做成;龙壳要上等的毛竹,劈成很细很薄的条子,用贮麻扎好,糊上透明的纸,最后请有相当水平的美术艺人上彩,一条以假乱真的龙就创作成功了。正月十二正式开迎,迎前要祭拜,上灯起龙,一条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长的有300节,短的100多节,每节4人扛,龙头要16人抬着,摇头摆尾,前面四面大锣,乐队开路,龙珠滚动,排灯两立,长龙紧追不舍,时而是一条长龙,时而是一条盆龙,灯光闪烁鞭炮齐鸣,好一场热闹景象。天天从下午3点出发,晚上十二点返回,到正月十六晚上结束,要将龙撕碎,将龙板归房以待明年重用。板龙出迎了,抬阁、走马灯、秧歌队、八仙队、狮子队也出发了,大街小巷的迎、观看的人,拥挤在道的两边,锣鼓声、鞭炮声、喝彩声、响切云天。

十月酒缙云人有自酿土酒的传统,每家每户均选在农历十月酿制,故又叫十月酒。十月酒,口感香,味甜,且有强身健体之功效,过了十月酿酒便是醋。

酿酒用红曲或黑曲作为引子,糯米用水浸泡半天,再蒸熟、摊凉;取深山之泉水烧开待凉,一般10斤米放1斤曲,1斤米放1.5-2斤水,用大缸酿制,满月后(30天)即可饮用。如用酒坛子封好,置于地下几年后味更醇。

缙云人招待朋友、客人均用十月酒。若酒加微热配以姜丝、红糖,喝后,可通筋、活血、养神、去寒,缙云人生孩子,均要喝十月酒。

七月七迎罗汉、叠罗汉罗汉是缙云县历史流传下来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分迎罗汉、叠罗汉和背罗汉三种。

迎罗汉是缙云乡村的一个传统节庆,这个节庆主要是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庙宇开光时进行,全县乡村组成罗汉队,其中大号、长号、锣鼓队开路,毛公旗(长旗)紧随,罗汉队、三十六行、十八狐狸、铜钱鞭、秧歌队,从村里出发步行到固定的庙,沿途所到之村均要茶水、便饭招待,鞭炮、锣鼓接送,庙前塔2-5个戏台,请业余和专业戏班演戏或叫品戏场,热闹非凡。这种节庆主要是乞求风调雨顺,年年有余和天下太平。

叠罗汉:选择在比较大的道坛,身着古色服装,腰系大扎包,由身强力壮的人任罗汉柱(由基柱、中柱、顶柱)及左右、前后4人(叫插翼)和罗汉顶,共8人-12人组成,这种叫叠罗汉。

背罗汉:罗汉叠好后,鞭炮齐鸣,罗鼓宣天,锁纳、大号响起,要绕天井8-10圈,且选村中最宽敞的道路沿街迎,观众紧随,热闹非凡,这样主要是对乞求好运气、好收成。

缙云美食

缙云土面

绿野飘香

缙云敲肉羹

翡翠羊柳卷

缙云烧饼

水晶薯条

麻糍

六月飞雪

缸覆笋

仙乡山珍

缙云蕃薯

竹虫黄豆

忘忧草(黄花菜)

干菜豆腐

红烧溪鱼

十月酒

仙都-史诗记载

「登石门最高顶」[晋]谢灵运「小赤壁」[宋]朱涛「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唐]李白「小蓬莱歌(并序)」「咏鼎湖峰」[唐]白居易「华屋对好山」[宋]李士举「寄题镜岩」[唐]陆龟蒙「重游仙都」[明]汤显祖「题缙云山鼎池」[唐]徐凝「扁舟探胜」[明]李键「题镜岩周尊师所居」[唐]皮日休「归憩抒怀」[明]李键「仙都好山」[宋]朱熹「游小赤壁」[明]樊献科「鼎湖烟浪」[宋]沈括「初旸山」[明]汤显祖「仙都鼎湖赞」[宋]王十朋「为吴韫庵中丞游仙都赋」[明]李键「登步虚山」[宋]赵扩「初旸谷」[明]李志「游玉虚宫」[宋]王十朋「咏仙都草堂」[明]樊献科「黄帝祠宇碑」[宋]胡志道「问渔亭二咏」[明]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