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得子,变局(2 / 2)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1125 字 22天前

但移民实边又是势在必行,光靠军队驻扎,总不算是稳固占领,扩张之势也行之不远。为什么沙俄以几百匪徒便敢入侵黑龙江流域,还不是因为那里人烟稀少。从内地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边民不安”的局面。

要长期驻军,便要有百姓耕种,便要基本保证粮食自给。更不用说还要向北拓展疆域,与北极熊进行争锋了。而彼得,罗曼诺夫王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也最可能成为朱永兴的对手。

但现在,朱永兴想得可不是什么彼得,而是哭得响亮的小娃娃。没错,一个男孩儿,梦珠所生,即便不能继承皇位,那也是大皇子,亲王是跑不了的。而母以子贵,梦珠的地位就算是稳固下来了。

有了儿子,朱永兴自然是高兴的,并不因为是个男孩,他为梦珠高兴,这是她的一个心病。异族身分,总是一个阴影。特别是涉及到皇家子嗣的问题上,那些臣子们比朱永兴更为焦虑和担忧。

不立皇后,特别是还未纳汉家嫔妃,始终是臣子们所不能放心的大事。臣子们肯定会以为朱永兴在使用拖延战术,拖到最后,你总不能视我的子嗣于无物,另寻宗室子弟吧?所以,他们极力想让汉家女进入后宫,只要满朝文武有正常的思维,自然会拥护其登后位,有了子嗣,那便更是名正言顺。

其实臣子们的心思,朱永兴清楚得很。但他致力于建设一个不一样的政治架构,继承人的问题便不是关系到国家兴衰、万民福祉的大问题。什么立嫡、立长,即便是按照老传统,朱永兴也绝不会看中这两条,而是要立贤。

看看历史,就是按照传统,什么傻子、疯子也能当皇帝,受苦的百姓,遭难的是国家,那些捧着封建信条不放的老顽固又得了什么好?但这话暂时是不能宣之于外的,说是拖延,也倒有那么几分是朱永兴的心思。

朱永兴不吭声,谁也不好在皇帝喜添贵子的时候煞风景,就这么相对平静地过着。但生力军尚未准备完全,辽东战局已出现了变化,打破平衡的却是叛清的察哈尔等部。

出小力、得大利,向来是朱永兴所喜欢的手段。在辽东战局陷入胶着的状况下,北京军区悄悄出动了三千龙骑兵并一部炮兵,由遵化出边墙,偷偷地增援了察哈尔部。而附清的蒙古诸部毫无觉察,在土默特右翼旗(今朝阳、北票)遭到了伏击,科尔沁左翼旗、土默特部损失惨重,附清联军再抵挡不住,退往东北方向的柽木牧场(现彰武县)。

这样一来,满清在辽东战场的西北方向上便出现了缺口,察哈尔等部杀入义州(现义县),在锦州清军的侧后方形成了威胁。

整个战局虽然看起来是平衡,但很微妙,明军尚未尽全力,满清呢,已经是在苦苦支撑。牵一发而动全身,义州失守,顿时使整个辽东战局急剧倾斜起来。(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