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 55 章(1 / 2)

王浮暗笑, 果然是汴梁浮华之地, 人民的文化水平更高, 对《和乐小报》的接受程度就更高。说起来《和乐小报》的新年刊才出,

而新年还没过完,人们鲜少上街晃悠, 新年刊的销量简直惨淡, 但这一期其实是她做的最满意的一期。封面和插画是木版画,

在当前审美来看十分奇特,幸而她也没太出格,木版雕的花样还是时下百姓能接受和理解的, 这一次她尝试用了活字印刷,所以这一期的印刷质量远远没有以前的好,

她第一次见到样品的时候, 还以为自己的《和乐小报》有了盗版,但就目前他们书铺努力改进的成果来看,这已经是最好的了。

王浮不知道的是,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一个叫做毕升的平民也在对印刷术进行改进,另一个叫做沈括的未来科学家对毕升的工作进行了仔细观察,

后来将这一事件写到了自己的著作《梦溪笔谈》之中,现在,如果沈括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

他这一世再写《梦溪笔谈》的时候,应该会提到这份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的刊物。王浮以为活字印刷已经出现过,

只是由于古人非常重视书本排版印刷的精致完美,活字印刷技术受限,不能同时兼顾效率与质量,所以一直没能得到推广。

单就她搞出活字印刷这种技术来说,只是为了在加大印刷量的同时降低成本,雕版印刷适于少量的、经典的、精美的文学作品,用于珍藏再好不过了,但雕出来的木板只能印这一本书,印别的书的时候就不能用了,而且还不好保存,容易被虫蛀,所以除了四书五经和经书这一类的基础书籍,雕版印刷的成本是很高的。《和乐小报》作为快销类产品,更应该避免高成本。

新年刊的《和乐小报》,王浮还在最后一页发布了投票和来信征集,鼓励读者们写信到《和乐小报》来,投票是“你是否愿意和乐楼及《和乐小报》来到你的城市?”,来信征集的问题是“你对美食有何看法?”,这个问题答得好的读者将会收到和乐楼赠送的大礼包一份,包括各种便于存放的干货、酱料和果脯,甚至还有皮蛋和盐水卤蛋,当然这个保质期也不算长,可能只能送给比较近的读者了。互动是王浮早就想好的快速打入市场的最佳途径,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报刊,《和乐小报》一定要有它独一无二的地方。

话说回来,杨月娘对王家的事这么清楚,想必杨华早就在观察他们家的一举一动了。杨华此人,实在是天生的商人,有如此敏锐的嗅觉,何愁不能得利?

杨月娘又蹙眉说道:“爹爹说,和乐楼每月也要进不少的山货和海货,若你们愿意同杨家合作,他可以给你们提供更好更快的进货渠道。”

外头的事二娘三娘都不懂,只能看着王浮,让她回话,王浮斟酌一番,答道:“既有所许,必有所求,你还没说到底帮你们什么忙?如何合作?合作了又怎么分成?合作后如果经营管理?还有许多问题,不是单单一句‘合作’就能概括得了的。”

“十娘可知,像那些来往南北的行脚货商,最怕的是什么?”

“山匪?强盗?”

“不,他们最怕官府。十者税七,我们商人能拿到手的还不到一分利,都是刀山火海里趟过来的,我们杨家最长的一条货路,走一遍要三年之久,一直到大秦和波斯,把丝绸、瓷器、茶叶等娇贵得不能再娇贵的东西运过去,再把珍珠、玛瑙、象牙和香料等货品运回来,途中损耗极大,又因为西夏阻碍,往西走的路十分艰辛,带去的人也很少能全部活着回来,”说到这里,杨月娘眸中含着的泪花终于掉了下来,“这条路太难了,我见过爹爹的许多手下因此丧命,于是家中缺少了顶梁柱,全家饥寒交迫,卖身为奴。就这样,官府还要把他们的血汗钱盘剥走!虽然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但我也想知道,到底是为何如此针对商人,连条活路都不肯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