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1 / 2)

李氏很快就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王浮跟着赵氏去看那个孩子洗三, 软软小小的一团, 捧在手上还没有一只食盒重, 眼睛紧紧闭着,嘴里吹着泡泡,

可爱极了。

文同给这个孩子取名“文竹”, 小名叫“阿珠”, 意为“掌上明珠”。因为是第一个女儿,他稀罕得不得了,抱在怀里谁也不让碰,

还急着逗孩子叫自己“爹爹”,惹得众人捧腹大笑。

王浮给孩子的礼物是一辆小推车, 这辆推车是沈括亲手做的,

他们俩研究了好多天,才把滚动轴承做出来,又给推车的轮子都包了牛皮减震,在家里已经让冬郎试过了,他站在推车里“咯咯”直笑,还很喜欢让人推着他在院子里散步。

李氏在房中坐月子不能起床, 是她的母亲应氏接待的王家女眷。应氏是一个温柔敦厚的女人,收了王家的礼物,还了一份不薄的回礼, 赵氏都不好意思了。

文同把阿珠放在推车里试了试,觉得这个小车子比自己平时坐的马车还要稳当, 就问了苏轼。

苏轼说:“这是沈兄和十娘一起研究出来的,听说车轴上大有玄机。”

“原来如此,那应该可以用在马车上吧?”

“嗯。格物科真是玄妙无比,表兄,若是你亲眼看到了,一定会和我一样震惊的。”

苏轼亲眼看着沈括和王浮做了力学实验,计算摩擦力和阻力,即使结果呼之欲出,他们俩也一定要再多做几次实验,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尤其王浮为了说明引力,爬到山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更让苏轼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可能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会同时着地呢?难道不应该是重的先落地吗?

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实验,都为苏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众人正热闹着,突然听见门房来报,说文同的姨母来了。文同和苏轼赶紧到前门去迎接程氏,随行而来的还有苏辙,一见着苏轼,就扑进了他的怀里。

程氏好久没见苏轼,也想念得很,此时已经红了眼眶,却顾忌着今天是文同孩子的洗三礼,转身抹了眼泪,笑着对文同说:“和仲生性好动,恐怕给你惹了不少麻烦吧?对了,我匆忙赶来,不知侄媳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程氏当然不会不知道孩子的性别,她先去的文同家,问过了那边的下人才过来的。

“姨母远道而来,风尘仆仆,还是先歇息片刻吧!内子生了个女儿,小名叫做阿珠,洗三礼才过,大家还在里头吃席呢!”

“女儿也好,前头已经有了个哥哥,也算是凑成了一对‘好’字,往后帮着带弟弟妹妹,也能替侄媳分担一二。”

“阿娘,你怎么来得这么及时?”

程氏嗔道:“接到你的信,还以为你乐不思蜀,忘了阿娘了,更何况你表嫂生孩子,既然离得不远,为娘理当亲自前来庆贺。”

“还是阿娘想得周到!”苏轼唯恐他娘不开心要揍人,赶紧拍马屁,转头就和苏辙咬耳朵,“阿娘来之前,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

苏辙腼腆一笑,伏在他耳边说:“阿娘说,你的心玩野了,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今有慈母为教儿,百里送家法。”

苏轼一噎,感觉手心有点痒,趁着程氏没注意,轻轻拍了苏辙的屁股一下:“这才两三个月不见,你就敢调侃我了?”

苏辙作势要喊程氏,苏轼赶紧把他拉住,往吃席的花厅里带,一边跑一边告诫他:“你可要想清楚了,我给阿娘写过信,要带你在府城读书,到时候阿娘管不了我,我却能管着你!看来阿娘已经同意你我在府城读书,所以才会把你带来,府城这边可是我的天下。”

“那我去找表兄,再不济,不是还有十娘妹妹嘛?”兄弟俩斗嘴,往往是不相上下,苏辙也只是看着亲和憨厚,其实有的时候比苏轼还要毒舌。

“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为什么要把你搞过来?”苏轼开始怀疑人生。

“兄友弟恭嘛。”

苏辙进了花厅,赶紧向屋子里的人行礼问好,他人长得乖巧可爱,在大人面前礼数也周到,很少有不喜欢他的人。

程氏与文同去看了李氏和孩子,很快回来了,也入了席,与赵氏坐在一起,王浮就坐在她俩旁边。

“程妹妹来得好巧!可看过孩子了?那孩子长得可真是好样貌,颇有几分程娘子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