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起(2 / 2)

二位尚书道:“是,臣领命。”

官家瞄了一眼白赫云,问道:“众卿觉得辽夏会在何时犯境?”

白赫云答:“臣认为,可先增兵于边境,重兵布防之下,让辽夏清楚我大宋有所防备,并已经积极备战,辽夏若无把握,短时间内并不会轻易动兵。”

武将都表示赞同:“有道理”

“对,白将军说的有理。”

“确实如此,我大宋兵力雄厚,若是他们占不到先机,确实不敢轻易擅动。”

白赫云又道:“据臣所知,夏的军备尚未准备妥当,辽粮草还没有筹足,我大宋备战倒是无甚困难,几日便可。如此看来,他们意图抢占先机,但是成功的机会不大。”

官家点头道:“嗯,皇城司密报,情况大致与白将军所言一致。”看了一眼宁王,又收回目光转向康王和庆王,问道:“康王和庆王有何想法?”

康王觉得今日心太累了,答道:“儿臣和白将军一样。”

庆王道:“儿臣和白将军一样。”

官家又问:“四皇子呢?”

四皇子道:“儿臣不知。”

官家问道:“诸位认为哪位将领前往边境增兵固防合适?”

从三品归德将军,现国丈胡杭说道:“老臣以为,武国公对辽夏边境情况颇为了解,武国公前往最为合适。”

官家眼睛一眯,问道:“四皇子觉得胡将军所言如何?”

四皇子道:“儿臣不知。”

官家又问:“康王庆王?”

康王叹了口气:“儿臣不知。”

庆王答道:“儿臣也不知”

官家又问:“宁王?”

赵安辰答道:“战事未起,边境增兵固防虽然迫在眉睫,但是守卫京城还是尤为重要。抽调禁军由其他将领带兵前往,武国公仍需统领大部分禁军镇守京城,暂不可擅动。”

官家欣慰地点头道:“武国公觉得谁领军前往边境合适?”

明瑞然答道:“司马晗将军可率八万禁军前往宋辽边境,罗羽宁将军可率七万禁军前往宋夏边境,与大宋边关十万守军会合。”

司马晗道:“末将愿往!”

官家道:“好,那就司马晗将军和罗雨宁将军领十五万禁军去与边境守军会合。”

司马晗道:“臣领命!”

罗雨宁道:“臣领命!”

官家又问:“司马晗将军现领职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一职,责任重大,若是领命出京,谁来暂代其职呢?”

明瑞然平稳答道:“论掌兵经验,京中却有一人尚可胜任,正是归德将军,国丈胡杭大人!”

朝上都开始低声私语。胡杭一听,心道:“老夫终于熬到今天了,哼哼。”

官家道:“嗯,胡大人曾任太尉,治军经验丰富,并无过失,那就由胡杭老将军暂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一职吧。”

胡杭道:“臣领旨!”

殿前太监高声宣道:“散朝!”

几个将军都跟在明瑞然身后默默出殿了,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愤愤不平,都沉默不语,一言不发。

又过了些时日,早朝散去,众臣出殿,都在轻声议论。

“哎呀,三个王爷一个皇子,日日早朝,也真是勤勉。”

“啊?宁王还好,还能议一议,可只要不问到头上,也是个闭口不言的。康王和庆王就更…唉呀…”

“是啊,这么多天了,二位王爷从头至尾只是反复说‘和宁王一样’、‘和白将军一样’、‘不知道’…”

“嗯,真是‘二王三板斧’啊。”

“四皇子更是木头,听说从小就是木头,长大了是个大木头。”

“是啊,官家这四个儿子…”

“欸!不提不提,隔墙有耳,不能再说了…”

白赫云和明瑞然在朝上向来是没有固定立场的,话说的也是今天是东,明天就是西了,这取决于和官家密谋了什么。赵安辰虽然不参与爹的各种密谋,但是和白赫云一家子默契已达神乎其技的程度。

至于康王和庆王这“二王三板斧”已然驰名朝堂,半点用处都没有,官家也是很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