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1)(2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1500 字 2个月前

崔瀣伸长脖子看了看饭碗里面的稀粥,看到没有多少米的样子,基本都是米汤,皱眉说道:“你们的伙食,也太差了些,士兵是要打仗的,怎么能这么节省呢?要是军队里面存在克扣军饷、伙食费的行为,本人是要过问的。”

杨璧鳞冷冷的说道:“鹰扬军的所有军费,都是自给自足的,没有多余的开支,我们全军上下,包括节度使大人,吃的都是同样的饭菜。至于克扣军饷、伙食费的行为,监军大人尽管去检查。兴元府山珍海味吃腻了,什么时候也送给我们品尝品尝?”

崔瀣回头看了杨璧鳞一眼,好像终于感觉到了他的火药味。

杨璧鳞坦然相对。

崔瀣并没有生气,慢慢的说道:“山南东道的郭禹、邓在辉等人,都是能干之辈,民间有北有韩建,南有郭禹之称。郭禹是归州刺史,邓在辉是夔州刺史,都属于山南东道的管辖范围,你们节度使大人应该好好利用,将他们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有个三五年的时间,大家就不用吃这样的饭菜了。”

杨璧鳞对政务不太熟悉,于是说道:“大人自有安排。”

崔瀣默然半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慢慢的说道:“知道了。”

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他于是转身离开了真武山前线,再也没有回来了。

杨璧鳞立刻派人向刘鼎报告,很快,刘鼎答复:“知道了。”

这三个字和崔瀣最后所说的三个字一模一样。

事实上,杨璧鳞的报告送到的时候,刘鼎、艾飞雨和崔瀣三人正在小黑屋里面密商,至于密商的内容,没有人知道,整个过程都是令狐翼亲自警戒。随后几天,刘鼎就发布了连串的人事任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郭禹和邓在辉的调动。归州刺史郭禹调任山南东道节度副使,夔州刺史邓在辉调任山南东道营田副使,主要工作都是发展生产,恢复经济。

这两个官职的正使都是刘鼎,事实上,刘鼎忙于战事,不可能过问具体的经济事务,所以,他们两人就支撑起了山南东道的主要架构,山南东道的其他官员任命,也是他们两人提出建议,然后交给刘鼎批准。很快,两人就更换了一大批不合格的官员,大量原先被赵德湮打压的官员被重新启用,甚至不少是从牢狱里面特别释放出来的,这些官员都是忠直有能力的,很快接管了各地的政务。一时间,山南东道的气象为之焕然一新。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数天后,刘鼎接报,朝廷派出的使者也到达了。

崔瀣是朝廷派来的监军,是朝廷派来监视鹰扬军的,引起了全军上下的反感,没有一个人给他好脸色看的。但是朝廷使臣却和监军不太同样,鹰扬军对此的感情比较复杂。朝廷派人来视察鹰扬军,这是鹰扬军不太欢迎的,但是在视察的同时,又有犒赏的意味,这是鹰扬军必须接受的。尽管只是意思意思,必要的礼仪还是要的。

这位使臣乃是兵部侍郎张浚,算是朝廷的老官员了。李克用昔日进攻长安,将皇帝李俨和大量的官员撵得再次落荒而逃,不少人都死在半路,剩下的要么被朱玫俘虏,要么下落不明。朝廷现在的官员,可谓是全部换了一轮,因为空出的职位实在太多,只要是还活着的人,似乎都得到了升迁,例如崔沆原来不过是六品官,现在也已经是正四品的礼部侍郎了。

只有这个张浚是比较倒霉的,原来是兵部侍郎,现在还是兵部侍郎,兵部尚书明明是空缺的,可是就是没有办法转正,可见他的确是不怎么讨皇帝的喜欢。事实上,张浚本人似乎也有些绝望了,对于本职工作基本不怎么过问,反正朝廷根本没有自己的军队,他这个兵部侍郎也是个闲职。他有事没事都喜欢找寿王李杰下棋,反正现在的皇帝没有定下谁是接班人,寿王李杰今年才满十岁,是根本没有希望接班的,因此他也不排外,和每个官员的关系都很好,和张浚走得最近。

正午,刘鼎和崔瀣一起,在拓林湖边迎接朝廷使臣的到来。张浚等人是从归州绕道过来的,中间避开了杨复恭驻守的金州,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些什么蹊跷。想必张浚和杨复恭之间的关系不太和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杨复恭来说,朝廷的兵部就是个障碍,绕开它行事是必然的。对于朝廷兵部来说,想要真正履行职务,首先就是要将神策军控制起来。双方围绕着神策军作文章,这关系能好才怪。

“张大人!”

“刘大人!”

“崔大人!”

双方见面,自然少不了些许礼节和客套,欢迎场面还是挺热烈的。这些欢迎的场面话,更多是崔瀣在说,他毕竟是朝廷的监军,这种事情他要是不出头,就无法振兴自己在鹰扬军中的地位了。事实上,崔瀣也十分擅长这类场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将现场的气氛很快就调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