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1 / 2)

司礼监 傲骨铁心 1450 字 4天前

“先救百姓!”

许大有可不认什么鸟少卿,魏公公说啥就是啥。他喊了一声,一个猛子扎进了河中。

“扑通”声中,二十多个原吴淞水营的官兵纷纷跳河救人。

当下已是十月,河水虽未结冰,但也透骨剌凉。

田刚也想下水救人,不过李维知他水性不是太好,故而拽住他,免得人没救着,反叫溺水之人给拖下去垫背。

魏公公也知这个道理,加上他水性也不好,因此并没有下水救人,而是指挥部下在岸边寻找长绳和竹竿之类,尽可能的帮助水中救人,做好接应准备。

这也是明智的举动,在人数较多的救援行动中,指挥者的重要性比直接参与救援更重要。

肇事方那条船上的人也在救人,隐约有妇孺惊呼和哭喊声,想是叫吓到了。

王体乾站在一边,未曾胡乱干涉,只颇有兴趣的看着那位叫嚷先救洋人的太仆寺李少卿。

因为夜色缘故,李之藻没有认出魏公公来,只以为对方是扬州哪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不然如何有这么多随从的。

堂堂少卿的话被人当场驳斥,李之藻脸上自是挂不住,但他倒没有发作,因为他怕耽误救人。

这会,还有什么事比救人更重要!

救百姓也好,救洋人也好,都是救嘛。

倘自己不合时宜的坚持先救洋人,传出去也对声名不利,若是叫科道知道了,恐怕都会有人弹劾于他。

李之藻无心再摆官威,也是惊魂未定,瘫坐在岸边的泥地上,焦急的看着河中。

他很担心同行的郭居静和金尼阁二位教士就此遇难,那样的话,于天主教而言是巨大的损失,于他李之藻而言,也是最大的遗憾。

郭居静和金尼阁都是利玛窦神父的助手,一个是意大利人,一个则是比利时人。

五月利神父病逝后,郭、金二人和京中其他几位西方教士便想回到江南传教。

郭居静希望能在上海县办教堂,而金尼阁则因为和苏杭织造太监孙隆关系不错,所以想到杭州开展传教事宜。

之所以耽搁到现在才南下,主要是因为按照天主教的惯例,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死后应当移葬澳门。

但利神父生前希望自己能够葬在北京,因而郭居静和金尼阁他们通过结交的明朝官绅,希望能够说服皇帝陛下开恩,允利神父葬在北京。

这件事,李之藻也一直在帮忙,也是他找的首辅叶向高,最终在叶向高的斡旋下,万历皇帝破例准许利玛窦葬于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使其成为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

办完利玛窦的葬事后,李之藻收到了杭州老家的来信,他的父亲病逝了。

按礼制,父母死,为官者要回家奔丧,并且守制二十七个月,是谓丁忧。除非极特别情况,朝廷离不了这人,由皇帝特旨“夺情”,否则再大的官员也要立即解职回家。

这就使得不少官员一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死爹娘,尤其是朝廷重臣们。

重臣成为重臣,一路走来可是极不容易的。

好不容易上来了,突然又下去,换谁都没法接受的。

本朝倒是有过“夺情”先例,那就是前首辅张居正。

可这世上又有几个张居正,又有哪个现在还敢当张居正?

以郭居静的身份,皇帝根本不可能夺他的情,所以收到信后,便约了一直就想南下的郭、金等教士一起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