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科工委的领导来到了上*海,另外还有十多名各个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观礼。
在这个艰难时期,任何能够减轻负担的事,军方都会同意。
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能趁机出来旅游一趟也是个不错的差使。
苏城在协议书上认真的签了字,接着与管安国交换。
大华公关部做了充分的准备,让签字仪式看起来很像一回事。
只是因为科工委研究所的性质,只有两名文字记者来到了协议现场。
“欢迎加入大华实业。”苏城与管安国等人一一握手。
按照计划,856所首批就有12人加入大华实业,负责碳纤维所的生产任务。第一批往往是象征意义的,除了一名副研究员以外,其他人都是助理研究员的等级,很难说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
不过,这些人用以充实碳纤维工厂是绰绰有余的。826所相对于碳纤维的研究,也明显对碳纤维工厂更感兴趣。
苏城并不介意他们对此大肆研究。在没有专利授权的补贴的情况下,国内研究所连1000万美元的设备成本都难以承担,他们若是能研究出更廉价的生产方式,对大华实业的促进更多于其本身。
吕所长很不爽的看着苏城将300万元的支票交给管安国。826所要是能有这笔钱,今年的工资就不用愁了。
一会儿,明面上的仪式结束,吕所长转身想走,却见严海斌直奔汤处长去了。
“这家伙。”吕所长知道他想做什么,无奈跟了上去。
严海斌快步来到汤处长面前,也不在乎其他人在,即道:“我们826所比859所的人多一倍都不止,凭什么全给了859所。”
他没细说是什么给了859所,可所有人都明白。
汤处长寒声道:“不是你们自己拒绝了?”
“他才不是真的要合作。”严海斌对此愤愤不平。
吕所长也藏着话,站在后面盯着汤处长。
不像是军队,此时的行政机关可不讲究家长制,何况汤处长的行政级别并不比两人高,一时间只能看向苏城。
“我有个提议。”苏城还真的开口了,笑道:“科工委可以考虑组建一个单独的公司或者研究所,来做碳纤维方面的工作。大华实业也愿意和这样的结构合作。”
他看看管安国,笑道:“我们和管所长合作的很顺利,也希望能继续合作下去。”
汤处长一愣,若有所思。
吕所长和严海斌脸色大变。
这是要挖空826所的节奏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