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称的根本理由(2 / 2)

将明 知白 2089 字 22天前

就在他收起铁胎弓的时候,有人在不远处大声赞叹了一句。

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来了,李闲随手将铁胎弓和箭壶抛给身边的亲卫,接过来毛巾擦了擦手笑道:“辅机今曰怎么得空到孤这来,莫不是又馋了酒?”

长孙无忌笑道:“这天下间没几个我这样厚脸皮的宣旨钦差,殿下不肯接旨,我就不走在这耗着,说起来已经丢进了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脸。可我若是无功而返,只怕陛下会下旨让人用大棒横刀迎接我。燕王您一时不给我这个做臣子的一个回去不挨骂不挨打的答复,我也只能隔三差五的来您府上蹭酒喝。”

“别提你那宣旨钦差的身份。”

李闲瞪了他一眼道:“就因为大唐皇帝陛下那张圣旨,你知道孤手下那些人一个个什么态度?他们对大唐皇帝不敬,便是对孤不敬,可也有句话说法不责众,孤总不能将所有将领都拉出去砍了脑袋,谁替孤去征战啊?”

“燕王殿下何必装糊涂……”

长孙无忌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他见李闲挥手示意亲兵们离开,索姓直截了当的说道:“陛下派人来向我问责了,问为什么还没有回去复旨。我大慈大悲的燕王殿下,您就不能普渡一回众生?徐元朗接了旨,罗艺也接了旨,王须拔也接了旨,就连燕山外的刘季真都接了旨,往各处宣旨的,跑幽州的人家都回了长安,我却还没回去……您慈悲,行行好?”

李闲在石凳上坐下来,微笑着说道:“你说孤装糊涂,你何尝不是在装糊涂?孤就算应了,可孤手下那些虎狼怎么说服?将燕王做赵王,陛下这决定……”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长孙无忌自然明白。

“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可这事我这个做臣子的想了也是白想。不过是为我主分忧,也为燕王您分忧。”

“说来听听。”

“陛下高瞻远瞩,旨意如此,我鲁钝不明,也不必明了,因为我只是个宣旨的。可燕王您不接旨,陛下拿您没办法,拿我可有办法。所以我就想,如何让陛下满意,您也满意?”

“直接说,孤没空听故事。”

“呃……殿下不接旨总得有个不接旨的理由,不然陛下那里怎么下的来台?我替殿下您想了一个,不如殿下上一份奏折,就说殿下无功不敢受爵,为陛下计,封王之事有欠考虑。所以赵王之爵,您是断然不会接受的。”

“不错,继续。”

“可您什么都不要,陛下如何安心?所以您必须得要,既然不要爵位,那便要个官位,河南道大总管……如何?”

“好”

李闲语气平淡的说了一个字。

长孙无忌压低声音道:“我今天的话,若是传到陛下耳朵里,那我这重罪就算是领上了,所以还望燕王殿下保密。”

“你放心,不该说的时候孤肯定不会说,该说的时候,孤也不会瞒着。”

“唉……”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我是不是还得说谢谢您?”

“别客气……大唐皇帝陛下还没定谁征讨王世充?”

“定了,是秦王殿下统兵。”

“哦?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李闲笑了笑,眼神越发的明亮起来。李渊……你这是要做什么,祸害两个儿子上了瘾么?如果是太子李建成领兵,那李世民那点心思也就别想了,那是李渊的态度,是保太子的态度。可李渊却派李世民领兵,这态度就变得模糊起来。模糊,对李世民来说就是好消息,对李建成可不是好消息。

对李闲,自然是好消息。

三天前,已经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罗士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救了”

连续两个好消息,让李闲格外的高兴。他看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看着他,两个人都在笑,可笑容的意味绝对不同。

李渊要态度,孤便给你态度。

想起不久前叶怀袖劝说他的话,李闲在心里冷笑,李渊他怎么会怕我称帝?他只怕还在盼着我称帝!我真要是称帝,他将那秘密说出来,我便成了不尊礼法大义,不尊道德伦常,不忠不孝之徒……有这样的大帽子扣下来,谁还敢跟着我?我不称帝,手下人保得住。我若称帝,便是忤逆篡位……

忤逆啊……真他娘的是个极扯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