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唐玄宗 赵扬 3447 字 17天前

崔日用知道,李隆基之所以难对太平公主下手,一者碍于世人评说;再者就是李旦的态度了。他思念至此,不由得反问道:“陛下如此思虑颇多,难道太平公主也有如此顾虑吗?陛下为公主的侄子,她不思国家大义,不顾至亲之情,数番下辣手欲废黜陛下。微臣相信,太平公主对陛下没有任何怜悯之心,假以时日,她定会有新的图谋,陛下能够如此漠然被动任之吗?”

李隆基摇摇头,说道:“崔卿,你如此催促,就是陷我于不义境地。姑姑就是万般不喜欢我,我终不能向姑姑示以不敬之意。你的话到此为止,不要再说了。”

崔日用急道:“陛下不可如此啊。若陛下不愿惊动太上皇,臣再为陛下献上一计。”

李隆基颔首示意其说下去。

“陛下若不愿惊动太上皇,可先安北门四军后再入各衙署讨捕逆党。如此不需惊动太上皇,则大事成矣。”

此计非常明白,就是让李隆基策划一次宫变。北门四军现在由李隆基牢牢掌控,李隆基仅带上数百人就能将太平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崔日用此计虽未明言,其最终目标还是太平公主与李旦:先圈禁太平公主,再逼李旦彻底交权,李隆基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

崔日用此计也不新鲜,刘幽求上次的未遂宫变也是这种思路,李隆基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所在。其实李隆基内心中也多次盘算过如此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然碍于自己的名声不能断然下定决心。今日崔日用再提此计,无疑使李隆基的心智又加重了一层。

李隆基闭目凝思片刻,然后睁开眼睛说道:“崔卿,此事断然不可!我若加刃姑姑,就是惊扰了父皇,就是陷我于不义境地。你今后不可再说这种话儿,我们今日的谈话也不可泄露半分!张暐的教训,你要深戒!”

崔日用平时口风甚严,绝非张暐那样口无遮拦。李隆基虽知崔日用的禀性,犹谆谆叮嘱。事情很明白,万一今日的谈话有一丝泄露出去,迎接李隆基的将是灭顶之灾。

崔日用起立躬身道:“请陛下放心,微臣不敢浪言。只是臣明白即将离京,又难见陛下之面,臣只好在千里之外遥祝陛下平安。”

崔日用辞出,李隆基破天荒地随同其一起出殿。就见外面的天空昏暗许多,天上彤云密布,令人感到空气很压抑。空中已然零星地飘下一些雪粒,眼见一场大雪又要骤然而至。

第十九回 献佩刀张说明志 受嘱托知古言密

太平公主果然说动李旦,让窦怀贞兼知雍州刺史。

萧至忠待窦怀贞的授托书下发之后,将窦怀贞召到中书省面授机宜。

萧至忠首先说道:“怀贞,你昔日被贬,然很快再为京官,且官至宰相职,知道此为谁的功劳吗?”

窦怀贞觉得有些奇怪,萧至忠现在明知故问,遂说道:“萧公,怀贞能有今天,多亏公主青眼有加,再得萧公奖掖简拔而来,怀贞本来厄运穷途,由此顿现光明,追根溯源还是公主与萧公的大恩,让怀贞感激涕零。”

“我不过替公主办事,你须铭记公主大恩,则不枉了公主的一番心意。”

“请萧公放心,怀贞今生今世,生为公主之人,死为公主之鬼。”

“嗯,我就想要此话。怀贞,知道这次授任你为雍州刺史,公主何意吗?”

“怀贞暗自猜想,许是公主认为雍州府职掌京城诸事,此后让怀贞具体处置,较为放心。”

“你这样想,其实错了。”

“错了?怀贞不甚明白,请萧公教我。”

“嗯,知道雍州府与南衙军的关系吗?”

“怀贞昔为雍州刺史,知道南衙军职掌京城城门守卫,其人员调度由雍州长史负责。”

“对呀,公主让你兼知雍州刺史,其目的就是让你掌控南衙军。”

“萧公,南衙军的日常守卫由雍州长史调度,然其归属兵部。其兵丁调度及将官授任例由兵部职掌,雍州府不敢插手。”

萧至忠有些不满,说道:“怀贞,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你以宰相职兼知雍州刺史,莫非公主还让你帮她处置水碾之类的破事儿吗?你原来也算灵动,怎么越来越傻痴了?”

“怀贞实在不明白,望萧公教我。”

萧至忠叹了一口气,说道:“当今圣上起事诛韦时,他凭靠的是谁的力量?”

“此事天下皆知,当今圣上靠的是万骑葛福顺、陈玄礼等人。”

“对呀,圣上当时为临淄郡王,在朝中仅有一个卫尉少卿的差使。然其用心良多,竟然策动万骑中人,终于一击而成。现在你为雍州刺史,与南衙军有了瓜葛,你又为宰相职,想法将南衙军主要将领笼络过来,进而掌控南衙军,还不是水到渠成之事吗?”

窦怀贞恍然大悟,起立躬身谢道:“怀贞实在懵懂,现在方开心窍。请萧公转告公主,怀贞定依此方略谨慎为之。”

“嗯,你能说出‘谨慎’二字,甚是难得。你既要掌控南衙军,又不可大张旗鼓,须隐秘行之。”

“怀贞明白。”

窦怀贞思索了一下又问道:“萧公,南衙军职掌各城门守卫,不管是兵丁数量,或者精良程度,皆与北门四军相去甚远。如此就是果然掌控了南衙军,公主在京城中还是处于绝对劣势。”

“我知道。你把南衙军的事儿办好,其他的就不要管了。公主说了,你近来若有用钱的时候,可到公主府中具领。”

窦怀贞刚才就想到,若要笼络军中将领,用钱的地方不少,雍州府库有限,也不能用自己的俸禄来倒贴,如此就成了难事。没想到公主善解人意,早将此等事儿想到,遂又躬身谢了一番。

时辰很快进入了二月,太上皇李旦长期的犹豫终于有了结果。二月初三,李旦又颁布诰命,其中言语很短,就是取消了李隆基的巡边之行,所募之兵也就地解散。

李隆基看到此诰命,心中百感交集,数月来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知道,父皇不再让自己出外巡边,则其心中升起的废黜之意暂时平息。

高力士是时在侧,躬身道:“陛下不用巡边,实在可喜可贺。”

李隆基脸上没有欣喜之色,漠然问道:“有什么可贺的?”

“小人以为,边关为蛮荒之处。陛下若巡边,小人自当跟随,届时侍候陛下,身边之物毕竟没有宫中趁手。”

李隆基脸现微笑道:“哦,你如此想,也为本分。对了,我问你,那个元氏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禀陛下,此贱婢近来还算安分,仅前日寻理由到太极殿,曾与尚官刘氏说了几句话,归来后也未见什么动静。”

“此殿内还有其他嫌疑之人吗?”

“小人排查数遍,未曾发现异样。看来陛下不让动元氏大有深意,若彼人在暗处,倒是颇费工夫。”

“是了,就是这个意思。力士,你久在宫中,深明其中玄机,近时更要加倍小心。”

“小人明白。小人除了在元氏身边不着痕迹安插人观测外,还让诸人互相监视,如此可保万全。”

李隆基知道,父皇此诰命一出,姑姑定然不甘心,肯定又会出其他花样。姑姑在宫中经营日久,眼线颇多,倒是不可不防。